常見問題

1。收到存證信函怎麼辦?律師提醒你 4 大關鍵處理原則


在我的實務經驗中,許多人一看到郵差送來的「存證信函」立刻緊張,以為自己一定惹上大麻煩,甚至有人因為恐慌而不敢拆封。但我要強調,存證信函不是法院判決,也不是法律責任的認定,只是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表達立場的方式。因此,收到時最重要的是冷靜分析、妥善應對。

一、先瞭解存證信函的法律性質

存證信函只是「將內容存證」的郵寄方式,本質上仍是「信件」。寄件人會用它留下正式紀錄,常見情況包括:

• 催討欠款或要求履約

• 婚姻、家庭紛爭中的正式通知

• 勞資爭議的終止契約或請求事項

• 不動產租賃的退租/修繕通知

• 商業糾紛中的催告或警示

它本身沒有強制力,也不代表一定會被告。

二、拆封後先判斷「對方要什麼」

多數存證信函的目的,是為下一步留證據。收到後請先分析:

• 對方是否提出「具體請求」?

• 是否限期要求你做或不做某件事?

• 對方的主張是否與事實不符?

此時不要急著反駁,更不要立刻簽署任何文件。

三、避免 3 大常見錯誤

1️⃣ 不讀不理,任其發展

這可能導致對方直接訴訟或造成你不利的「既成紀錄」。

2️⃣ 衝動回函,內容過度承認

錯誤的回覆有時比不回覆更危險。

3️⃣ 自行答覆,未審慎用字

存證信函的每個字都可能成為訴訟上的證據。

四、正確做法:先諮詢律師,評估是否需要回覆

在我以律師身分處理案件時,我一定會:

• 釐清雙方權利義務

• 評估對方存證信函是否具法律依據

• 判斷是否需要回函(有時不回覆更安全)

• 若要回覆,協助撰寫內容避免陷阱

正確處理存證信函,往往能避免後續訴訟。


2。 遺產特留分怎麼計算?律師帶你快速理解


很多人在親人過世後,面臨遺產分配問題時,常會上網搜尋「特留分怎麼算」。作為長期處理家事案件的律師,我經常遇到家屬對特留分認知不足,導致分配爭議延伸成家族不和。以下以實務角度,提供清楚易懂的說明。

一、什麼是特留分?

依《民法》規定,特留分是保障繼承人最低繼承份額的制度。即使被繼承人遺囑把財產全給他人,仍不能侵害特留分。

二、哪些人有特留分?比例是多少?

身分 特留分比例

直系血親卑親屬(子女) 法定繼分的 1/2

父母 法定繼分的 1/2

配偶 法定繼分的 1/2

兄弟姊妹、祖父母 無特留分

例如:

若繼承人為配偶+一子女 → 法定繼分各 1/2 → 各自特留分為 1/2 × 1/2 = 1/4。

三、特留分如何計算?

計算步驟如下:

1️⃣ 計算遺產總額:所有財產+贈與回歸(死亡前一年贈與或惡意贈與須加回)。

2️⃣ 扣除債務。

3️⃣ 依法定繼承比例算出法定繼分。

4️⃣ 法定繼分 × 特留分比例(1/2)。

這就是每位繼承人最低保障份額。

四、被侵害特留分時怎麼辦?

若有人因遺囑或生前贈與導致特留分受侵害,法律提供「減少贈與或遺贈」的請求權。期限為 2 年除斥期間,務必及時處理。

五、律師實務提醒

• 遺產分配通常涉及大量情緒問題,計算錯誤最容易引發家庭紛爭。

• 特留分請求若涉及生前贈與,文件證據相當重要。

• 凡遺產涉及房地產,估價方式會直接影響特留分計算。

及早找到律師協助釐清財產範圍、計算方式,可以讓繼承程序更順利。

3。 車禍和解書怎麼寫?律師提供完整指南


許多人遇到交通事故後,上網查「車禍和解書怎麼寫」而自己下載範本,但內容常常不完整,最後導致和解無效或無法主張。以多年處理交通事故的經驗來看,一份合格的和解書必須具備法律效力、內容明確、範圍完整。

一、車禍和解的目的

• 避免刑事責任追訴(過失傷害)

• 釐清雙方民事賠償責任

• 減少後續醫療爭議

• 給雙方一個終局處理

二、和解書應包含哪些內容?

以下是律師實務必備內容:

1️⃣ 事故發生時間、地點、雙方資訊

避免後續爭議事故是否同一件。

2️⃣ 事故描述(可簡略)

例如:雙方車輛碰撞、行人遭撞等。

3️⃣ 民事賠償金額與項目

應包含:醫療費、修車費、精神慰撫金、交通費、薪資損失等。

4️⃣ 是否含未來醫療費(後續治療)

這是常見爭議點,務必寫清楚是否「包含後續醫療」或「不包含」。

5️⃣ 刑事部分撤回告訴的約定

例如:「乙方收到和解金後,對甲方之刑事告訴願撤回」。

6️⃣ 雙方確認此和解為最終處理

避免一方事後再提告。

7️⃣ 付款方式(一次/分期)

若分期,需加上「逾期視為全部到期」條款。

8️⃣ 雙方簽名、身分證字號、日期

三、不要只下載網路範本

許多範本沒有「後續醫療」或「刑事程序撤告」等關鍵條款,容易造成日後糾紛。若傷勢較重、賠償金額高、對方投保沒有理賠,建議律師協助才安全。

四、律師實務經驗提醒

• 若對方堅持不賠償,可由警方製作筆錄後啟動刑事程序再談和解。

• 若對方是外國人或無身分證資料,和解書需更周延。

• 任何口頭約定都不算,以書面為主。

4。離婚協議書範本怎麼寫?律師完整解析


許多人上網搜尋「離婚協議書範本」想自己下載來用,但離婚協議書牽涉到財產、子女、債務、過去生活累積的所有關係,格式錯誤或內容不清楚,離婚可能不成立,或日後爭議不斷。

以下以律師角度提供協議書必要內容與注意事項。

一、離婚協議書必備 7 大項目

1️⃣ 雙方基本資料

姓名、身分證字號、住址。

2️⃣ 離婚共同意思表示

必須明確寫出雙方同意離婚。

3️⃣ 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(如有)

包含:

• 監護權(單獨/共同)

• 探視權

• 扶養費金額、付款方式

• 教育、醫療等重大事項如何決定

4️⃣ 夫妻財產分配

重要:要寫清楚 婚後財產如何分配,否則容易爭議。

5️⃣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制度(如適用)

婚後財產增值的差額計算方式也應討論。

6️⃣ 共同債務處理

例如:貸款由誰負擔?是否需向銀行提出書面聲明?

7️⃣ 相關財產轉移的期限與方式

包含房產、車輛、存款等。

二、離婚協議書常見錯誤

• 只下載簡單範本,內容模糊

• 忽略房地產移轉問題

• 未寫清楚探視方式導致衝突

• 扶養費金額過低,事後再爭執

• 忘記約定「日後不得再以相同事由請求」

三、律師的建議

我經常告訴當事人:離婚協議書不是為了「離婚的當下」,而是為了「離婚後的未來十年」著想。

尤其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,文件必須更完整,以避免後續生活衝突。若涉及財產、房產或較複雜的扶養安排,建議一定由律師審閱。


何志揚律師事務所

與我聯繫

 

台中市南區和昌街158號

打電話給我們
+886-4-22632433

電子郵件
a25313221@gmail.com
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